老鼠过街人人喊打
老鼠是一种啮齿动物,体型有大有小。种类多,有450多种。数量繁多并且繁殖迅速,生命力很强,几乎什么都吃,在什么地方都能住。会打洞、上树,会爬山、涉水,而且糟蹋粮食、传播疾病,对人类危害极大,所以一直受到人类打击,但它是一个打而不死,击而不破的动物家族。
老鼠种类
家栖鼠类是我们需要对付的主要鼠类,上海地区的家栖鼠主要指小家鼠、黄胸鼠和褐家鼠。
小家鼠为鼠科中的小型鼠,体重12~30克不等,体长60-90mm,大小类似于一个较大的鸡蛋,尾长等于或短于体长,后足长小于17mm,耳短,前折达不到眼部。被动侵入,携带进入。活动范围靠近滋生点。
黄胸鼠是鼠科中体型较大的鼠,体型与褐家鼠相似,但较褐家鼠瘦小,体躯细长,尾长等于或大于体长。体长130~150mm,体重75~200g。耳长而薄,向前拉能盖住眼部。多为主动入侵,常于吊顶、天花板上活动。
褐家鼠为家栖鼠中较大的一种,体粗壮,体长150~250毫米,体重约220-280克左右,尾长明显短于体长。耳短而厚,向前翻不到眼睛。多为主动入侵,常于地沟、下水道中活动。
取食习惯
小家鼠体型小,代谢率高,因此它必须不停寻找食物,除夜间外,白天也活动,一般一小时左右活动一次,但每次食量很小,仅0.1克左右,并不断更换觅食场所。
黄胸鼠也属杂食性,但更倾向于植物性的食物,如蔬菜,水果,玉米,稻谷等含水分较多的食物。
褐家鼠对各种谷物、肉类、水果、蔬菜、垃圾等几乎无所不食,但更倾向于含水量丰富的食物。每日需水15-30ml,缺水不能生存。
栖息地
小家鼠喜栖息于干燥、离食源近的场所,由于体小,常在仓库货物堆、破箱、抽屉中筑巢。
黄胸鼠喜栖息于高层隐蔽场所,如屋顶、天花板、树枝上以及杂物堆。
褐家鼠多栖息于温暖潮湿的地方,如建筑物周围、垃圾场周围、水沟、河岸等处打洞,及在下水道中栖息。
迁移和移居
栖息地是鼠类生存的基本条件,一旦原栖息地受到干扰、破坏,或随着种群数量增多,密度增高,鼠类就会被迫移居到其它地。
在温带会有季节迁移,春季从室内迁移到野外,秋季又从野外迁回室内。
老鼠危害有哪些痕迹?
重点检查区域
建筑顶部
三种家栖鼠都善于攀登,其中黄胸鼠最喜栖息于高层隐蔽场所,如屋顶、天花板。天花板上各种管道穿越建筑物墙的孔洞、缝隙、吊顶预留孔
墙体
小家鼠可以从6毫米孔隙钻过去,褐家鼠可钻过任何大于1.25厘米的孔隙,因此任何空隙都不能忽略:
天花与隔墙之间,墙面与地板之间;
夹墙和隔断结构;
穿墙电缆、空调风管、消防管、饮用水管等与墙面衔接处的缝隙;
砖质砌筑的围墙,外侧面下端墙根。
门
所有门与墙、门与地面之间的缝隙
下水系统
三种家栖鼠都善于游水,其中褐家鼠水性最好,可潜入水中30秒以上,可通过抽水马桶、下水道等潜入建筑物内。
设备管线
鼠类可以在任何形式的管子上水平行走,再通过管线周围的空隙进入室内,故我们需要检查:
管道、管线、线槽与外界相通的孔隙
电缆和电缆套管墙体之间的缝隙
各种排风管道通向室内外的空隙
其它特殊部位:
电梯底部的夹空区域
椅、桌、箱、柜等与墙体连接处
食物加工与储藏处: 鼠类对各种谷物、肉类、水果、蔬菜、垃圾等几乎无所不食,也需要水源,所以只要有食物和水的地方,一定要仔细检查。
环境改善方案
封堵鼠道
鼠类在室内外的迁移途径主要是通过建筑物与外界相通的大于0.6cm的缝、孔和洞,所以,找到这些孔洞并进行封堵,才是长治久安的关键因素。封堵区域及具体操作:
建筑顶部
天花板以上隔墙用砖及水泥建立隔墙。如果天花板上部不能承重,建议用两层孔径不大于0.6*0.6厘米的铁丝网、中间夹石膏板建立隔墙。
吊顶内各种管线的预留孔等处,其缝隙不大于0.6cm。
墙体
天花与隔墙之间,墙面与地板之间,进行完全密封处理。
穿墙电缆、空调风管、消防管、饮用水管等与墙面衔接处的缝隙小于0.6cm。
门窗
门与墙、门与地面之间的缝隙不超过0.6 cm。
铁栅门增设可以挡鼠的铁丝网,网眼不超过1 cm×1 cm。
直通户外的门安装60 cm高的挡鼠板
下水系统
采取双向阻隔方法: 坑道内的下水道深井和地漏, 分别配制密封性能好的盖板和地漏盖; 坑道外的排水管口安装网眼1.3 cm×1.3 cm的钢丝网罩, 并定期检查,清理污物, 以防堵塞。
设备管线
电缆和电缆套管:电缆桥架都需要加盖,套管与墙体之间缝隙封堵严密、无缝隙和孔洞,可以堵死的地方用水泥封堵。
对多个入口的电缆套管, 预留但未使用的套管口增设铁丝网罩, 有电缆通过的套管用铁丝网包扎, 网眼不超过1 cm×1 cm。
各种排风管道通向室内外的末端口,要求末端口罩上活动型铁质防鼠网,孔眼不得大于1.3cm×1.3cm。
其它特殊部位:
电梯:电梯井是否采用瓷砖贴墙,地面是否混泥土平整处理。
卫生清洁
卫生清洁主要是限制鼠类使用以求生存的食品和水资源。食品和水的摄取通常是决定鼠害种群大小的因素,因此可以建议客户进行以下操作:
制定日常清洁和深层清洁时间表
厂房及设备的定期保养与检查
内外垃圾区域需要定期检查
排水沟的疏通与清理
排除藏身点
如果建筑外部或内部有鼠类的藏身点,将会增加鼠害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。PCO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要发现并指出这些可能成为藏身点的因素,并建议客户排除。如果没有客户的配合,这些因素会有助于鼠类的繁衍而容易导致控制失败。所以,您首先要知道如何发现这些因素哦~
室外:鼠类主要是从室外入侵,因而对藏身点移除的最大关注应针对建筑的外部。
沿着建筑修建一条60公分宽的水泥或石砾防护带,并与绿化保持一定距离,可防止植被生长而吸引鼠类藏匿。
最大限度的减少在室外存放任何设备或物品,防止成为鼠类的栖息地。如要存放,必须距离建筑6米,距离地面15厘米以上,管道两头应封闭。
外围草坪需定期修剪
室内:合理的储存规范和建筑结构是限制潜在老鼠藏身地的最大因素。
在任何地方,物品存放必须离开墙面和天花板至少45公分。
物品需存放在托拍、衬板或架台上,并离开地面。
及时修复墙面和地板表面的孔洞。
化学防制方案
设立诱饵站
按照设施防御图标注的位置来设立
靠墙放置,方便家鼠进入
诱饵站上方应贴警告标识
投放药品
投放毒饵时需要戴橡胶手套。
投饵量: 立克命®穿孔蜡块一块或立克命®蜡丸5粒或立克命®膏剂20g。
填写投药记录卡,并放在鼠饵站内。
检查诱饵站
检查频率:根据服务合同约定。
及时补充替换已被取食或被污染、霉变的毒饵。
更新投药记录卡。
毒饵管理
毒饵是特殊物品,必须严格管理。
应在可以上锁的房间储存。
不可与食品同放,也应与杀虫药品分开,以免黏附异味,影响适口性。
领用后没有用完的毒饵应放回原处保管,不可随意放置。
残饵处理
更换下来的残存鼠饵应收集起来并集中处理,不能暂存待用。
取饵应用工具或戴手套,避免徒手接触。
残饵用焚烧法处理最为安全,如用深埋法处理,则应保持足够深度,且避免污染水源
多数鼠药不易分解失毒,不能与普通生活垃圾混同处理。
物理防制方案
物理防制,又称器械灭鼠,是采取各种灭(驱、捕)鼠工具进行的灭鼠方法。主要应用在室内,更确切地说使用化学防制手段风险比较高的地方。常用的灭鼠工具有鼠夹、鼠笼、粘鼠板、电子捕鼠器和其他工具。PCO公司要根据场所特点选择适合的工具。
机械捕鼠器主要包括:鼠夹、鼠笼
适用场所:食品厂、超市、酒店、餐馆等场所
放置方法:
布放在鼠道上,机关面向墙或物体
诱饵应选择鼠类喜食的新鲜食物,在食物丰富的场所,可用棉花球滴麻油作诱饵以增加引诱力。
应免启动机关 3 天以上,每天调换饵料,以消除鼠的新物反应,至第 4 天后启动机关进行捕杀;捕杀小家鼠可直接启动机关。
粘鼠板
适用场所:室内监控和捕获鼠类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,如厨房,库房,配电间,天花板等鼠类容易发生的敏感区域
放置方法:将粘鼠板展开靠墙或物体平放,也可在粘鼠板上放置少量的饵料。
应避免将粘鼠板放置在潮湿、多灰和阳光直射的环境。
电子捕鼠器
适用场所:主要适用于仓库、养殖场等环境。
放置方法:捕鼠器械应晚放晨收。
注意事项:使用的电子捕鼠器必须具有安全性检测合格证书。
小贴士:
一旦捕捉到老鼠就要尽快处理,避免对其他老鼠产生影响,降低捕鼠效率。
及时检查器械有效性以及内置诱饵的新鲜程度,提高捕鼠效果。
鼠尸处理
鼠尸常黏附排泄物,甚至有血迹,体内可能有残存鼠药,新鲜鼠尸上还可能有尚未离体的体外寄生虫,故收集和处理时必须严加防范。
处置时专业人员应穿工作服或防护服、戴橡胶手套、口罩,禁止用裸手操作。
用镊子将鼠尸放在密闭塑料袋中或其他容器中,送到处理场地。
盛鼠容器在不装鼠时应保持密闭。
焚烧法:将鼠尸投入焚化炉或用其他方式烧毁碳化。
掩埋法:掩埋地应远离学校、公共场所、住宅区、饮用水源、河流等地区,并将鼠尸掩埋在至少地下1m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