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度进化的社会性昆虫—蚂蚁
蚂蚁种类多、数量大、分布广,是分工明确的社会类昆虫。近年来,蚂蚁的危害日益严重,它们不仅叮咬人类、滋扰牲畜、传播病原体,更会侵入厂房,盗取食品造成污染,给食品、医药等行业造成严重损失。
全球有超过10000种蚂蚁,中国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。在我国,影响人们工作、生活和娱乐环境的蚂蚁主要有:
小黄家蚁 Monomorium pharaonis
又称法老蚁,体型较小,黄色或浅棕色,工蚁体长约2毫米。小黄家蚁原为热带蚁种,现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。小黄家蚁是一个主要的室内滋扰害虫;对食品及其他物品的破坏较大,携带病菌,叮咬人体,对人类健康构成危害。
路舍蚁 Tetramorium
工蚁体长2~2.3毫米,褐黄色,触角及足为黄色,头和胸部具细密的纵长条纹,近无光泽,在细条纹间有很细小的线网。国内分布广泛,喜在室外行道路基缝隙、墙角、墙缝中及石块下筑巢,经常侵入室内窃食。
大头蚁 Pheidole megacephala
工蚁体长约4毫米,因头大得名。主要分布在广东,广西,云南,福建,香港,台湾等地。出没于医院、住宅,危害电缆、水管和电话线保护层等处。
臭蚁 Dolichoderinae
工蚁体长约4毫米,头胸腹部呈深褐色,体内会产生一种独特的刺激性气味。主要分布在上海、浙江、福建等省地,一般在室外土壤中、树干、根基筑巢,常会入室觅食。
红火蚁 Solenopsis Invicta
工蚁体长2.4~6毫米,红火蚁头部为铜棕色,身体为红褐色。红火蚁原产南美,在中国属于入侵生物,主要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海南和台湾等地。红火蚁具有极强的攻击性,严重危害人身安全并破坏电子设施。
弓背蚁 Camponotus
又称木工蚁。种群数量庞大,体长在3-12毫米之间,颜色从黑到深棕到橘棕色不等。我国分布广泛。木工蚁不以木头为食,它们偏爱潮湿的木头,把木屑掏出以建筑巢穴。
生命周期
蚂蚁为完全变态昆虫,整个生命周期分卵、幼虫、蛹和成虫四个阶段。
品级划分
依据蚂蚁的形态、行为和社会分工,分成4个基本品级:雌蚁、雄蚁、工蚁和兵蚁。各品级间分工明确,各司其职。
雌蚁:又称蚁后,发育完全,生殖器官发达,主要职能是产卵。蚁后与雄蚁交配并受精一次,即可终生产卵。蚁后无觅食能力,靠工蚁喂食生存。在适宜条件下,雌蚁每天可产下500枚以上的卵。
雄蚁:又称蚁王,绝大多数种类的雄性蚂蚁不参加劳动,依靠同伴喂食生存,等待婚飞,婚飞后即死去。其主要任务就是和雌蚁交配一次,给雌蚁注满精子。
工蚁:均为不具有生育能力的雌蚁,卵巢退化,没有储精囊。主要承担筑巢觅食,饲育幼蚁,看护蚁卵,清洁蚁巢等工作,占巢内比例最多。
兵蚁:兵蚁生殖器官不发达而不具备生殖能力。数量不多,但上颚发达,攻击性强。主要职能为保卫整个蚁群安全。兵蚁口器退化,无取食能力,需工蚁进行喂食。
取食习惯
蚂蚁属杂食性昆虫,食源可分为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,但绝大部分蚂蚁都喜食甜食。当蚂蚁取食后,会把食物储藏在嗉囊内,带回巢穴中喂给其他蚂蚁。蚂蚁之间也进行食物交换,饱食后的蚂蚁遇到同伴时,会将食物从口中吐出,让其舔食。
沟通交流
工蚁在衔取食物回巢的路上,会沿途分泌名为“信息素”的化学物质。在信息素的召唤下,附近的蚂蚁纷至沓来,通力合作将食物运回巢穴。而在有外敌进犯时,信息素则成了警示同伴的“号角”,号召同伴共同抵御外敌。
危害
损坏设施:蚂蚁有啃噬的习性,会破坏电子设施,各类管线和木料,造成损失;
破坏环境:不少蚂蚁以蚜虫等害虫分泌的蜜露为食,蚂蚁为其提供保护,间接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环境;
传播疾病:蚂蚁在觅食过程中到处爬行,容易接触各种传染性病原体, 并能机械性地将各种细菌、病毒等病原体带到人类易接触的场所和食物表面,不仅会污染食物,而且传播疾病;
骚扰叮咬:蚂蚁侵入室内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。甚至一些蚂蚁,如:小黄家蚁,红火蚁等还会叮咬人,特别是小孩,造成化脓感染。
蚂蚁趣闻
蚂蚁也会“放牧”:某些种类的蚂蚁会保护蚜虫、粉蚧等害虫,从而获取它们分泌的蜜露作为食物,蚂蚁甚至像人类放养牲畜那样,把这些虫子衔到嫩枝上以获取更多的蜜露;
天生的建筑大师:一些蚁种在面临洪水威胁时,会通过搭桥、抱团、建塔等方法来度过危机,甚至会彼此衔接,平铺成一个“漂流筏”在水面漂浮很久而不解体;
培育真菌的切叶蚁:切叶蚁从植物上切下叶子,将叶片用来种植真菌。它们并不直接食用叶子,成虫吸食被它们切碎的叶片中流出的汁液,并用长出的真菌喂养幼虫;
擅长织叶的织巢蚁:织巢蚁安家于树冠向阳处,建造巢穴的方式十分奇特,它们将老熟幼虫衔于口中,利用其吐出的丝线对树叶和枝条进行缀合、粘牢,从而建成蚁巢;
掠夺奴隶的蓄奴蚁:蓄奴蚁是天生的战斗专家,不会进食,掠夺弱小种群的工蚁和卵作为奴隶,掠夺回来的工蚁常常暴乱而被杀死,但卵孵化出来后就成了听话的奴隶,供蓄奴蚁驱使。
蚂蚁的检查
蚂蚁是室外最常见的爬虫,在餐馆、公园、医院、食品厂、制药厂、学校等场所,经常看到忙碌觅食的小蚂蚁。但是,一旦蚂蚁侵入室内或在建筑周边建立巢穴,就会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安全隐患。
在防治蚂蚁之前,需要先找到蚁巢或蚂蚁侵入建筑的入口。那么,在进行检查工作时,是否有方法可循呢?
大多数蚂蚁倾向于在温暖潮湿且隐蔽的地方筑巢,此类场所是重点检查地点。此外,食物和水源附近也是检查重点。
室外
1、建筑周边的草坪和树木,特别是有蚜虫等产蜜露的害虫孳生的植物。
2、周围的墙基、水管缝隙。
3、与建筑相通的门、窗周围。
4、建筑周边马路路基的缝隙。
5、石块、木板和落叶下面。
室内
1、厨房:冰箱、微波炉、水池台面、炉灶旁。
1、卫生间:水池台面、柜内、马桶、浴缸、洗衣机旁。
2、卧室、客厅、阳台:窗台、门框、墙角、家具、饮水机、盆栽。
3、其他:插座、电线、墙面瓷砖的中空处和地板夹缝处。
蚂蚁密度监测方法
目测法:在调查较大面积的蚂蚁侵害时,一般采用目测法,即直接寻找蚂蚁活动的迹象,如活的蚂蚁、土堆或蚁丘。并在调查报告中记录蚂蚁活动的位置、蚁巢的数量等情况。
诱饵法:蚁巢一般在比较隐蔽的地方,难以发现,蚂蚁取食后会携带回巢,可以用诱饵法来进行监测。诱饵法通常用于获取处理前蚂蚁的密度,一般分为两步进行:
第一步:将便签卡纸放置在蚂蚁活动的蚁道上,并在卡纸中央放少量蜂蜜或花生酱(建议在晚上觅食高峰时间进行);
第二步:放置30分钟,观察记录卡纸上的蚂蚁数量并拍照。
蚂蚁的处理
蚂蚁繁殖快,适应力强,在不除蚁后的情况下,想彻底摆脱蚂蚁困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但控制蚂蚁数量,降低蚂蚁威胁,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却是有方法可以办到的。做好室内和室外的卫生管理工作,正确选择灭蚁药,蚂蚁将不再是难题。
预防措施
室内卫生管理
及时清理厨房、橱柜、卫生间、垃圾房等场所,减少蚂蚁的食源和水源,不给蚂蚁提供所需的生存环境。
清洁厨房:蚂蚁会被厨房的油脂和食物所吸引,需要重点清洁炉灶,冰箱,微波炉,烤面包机,洗碗机和水槽周围和下方,定期清洗碗筷,擦拭地板;
清洁橱柜:橱柜中存储的食品容易成为蚂蚁的自助餐,需要定期整理物件,并清洁橱柜;
密封食物:蚂蚁小到足以进入纸板包装或松散的盒子和袋子中,需将食物集中存放在金属、玻璃或硬塑料的容器中,并进行密封;
真空吸尘:室内定期进行真空吸尘并擦拭地板,及时清洁食物碎屑和蚂蚁的粪便、体屑、残肢等,消除食物和信息素对其他蚂蚁的吸引作用;
垃圾管理:垃圾要日产日清,并保持垃圾桶的清洁和覆盖,对于可能变成蚂蚁食源的垃圾尽量丢弃在户外远离房屋的垃圾桶内。
封闭藏身地和侵入点
通常我们看到的工蚁仅仅占蚁群数量的极少部分,而成百上千的蚂蚁都在蚁巢中,这就意味着,如果将蚂蚁潜在的隐藏地点和侵入点封闭起来,将会使您的建筑更加安全。
封堵建筑缝隙:将门、窗、地脚板、瓷砖等可供蚂蚁侵入的缝隙,用适合的材料进行封堵。
封堵管线缝隙:用丝网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封堵管线上的缝隙。
室外卫生管理
通过去除或限制蚂蚁的食物、水及栖息地,将会大大降低蚂蚁的威胁。
修剪枝叶:保持树木和灌木的枝叶远离建筑,以防止蚂蚁通过植物的枝叶侵入室内;
修剪灌木草坪:消除利于蚂蚁筑巢的潮湿阴暗环境,便于检查植被下面的蚁巢;
消除栖息地:定期清理排水沟、排水管和水槽,去除草屑、落叶和堆积的木头;
减少食源:及时摘除和清理树上和地面上的成熟水果;
垃圾管理:令室外垃圾桶和垃圾箱尽可能远离建筑,并确保有紧密的盖子,需要时,彻底清洗垃圾桶。
化学措施
室内
使用胶饵:杀蚁胶饵通常是控制蚂蚁的最佳选择,例如上格蚁胶®,它可以用在不同的环境,并且对大多数的蚂蚁种类都有效,起到降低种群密度和控制蚁巢的作用。
施药位置:将上格蚁胶®点在蚂蚁经常出没的蚁道或蚁巢的旁边,每点0.2克,间隔1米施用一个点,常见施药位置如下:
厨房:橱柜顶部、冰箱和微波炉后、灶台水池台面、地脚线。
卫生间:水池台面上下、柜内、马桶后、洗衣机旁。
卧室:电视柜后、电视旁、床头下、柜子内。
客厅:沙发后、饮水机旁、茶几旁、门窗、地脚线。
也可以将上格蚁胶®点在胶饵盒内,用在一些敏感位置,如设备的内部或潮湿区域,此方法可以避免小孩和宠物接触到胶饵。
十天之后进行跟进检查,根据蚂蚁取食和活动情况补充上格蚁胶®,直到蚂蚁活动停止。
室外
边界处理:室外有一些蚂蚁是很正常的,它们的存在可以控制其他的害虫种群。但是当蚂蚁种群过大时,它们将会扩大觅食地盘,可能侵入室内活动,这时,通常需要使用滞留型杀虫剂,对建筑的四周,进行边界滞留喷洒处理。
处理方法:使用恰当的卫生杀虫剂,例如上格灭蚁®悬浮剂,在建筑墙基的垂直1米和地基1米处喷洒,形成一道药剂防护区。试图侵入室内的蚂蚁接触到药剂后会被杀死,而被拦截在外。
处理地点:在建筑周围蚂蚁活动的区域喷洒药剂,包括建筑墙基、门和窗的周围、通风口和排水管附近、电缆,管道和电线等通入建筑内部的地方、周边绿植等处。
处理蚁巢:直接将药剂喷洒在蚂蚁的巢穴上会得到更快的杀灭效果。
处理蚜虫等:蚂蚁喜欢取食蜜露,与蚜虫、介壳虫及烟粉虱等形成了共生关系。可以将药剂喷洒在蚜虫等孳生的植物上,烟碱类药剂对植食性刺吸式口器的害虫有很好的灭杀作用,可以减少蜜露的来源,间接降低了蚂蚁的种群密度。
跟进措施
室内跟进处理应在第一次处理后10天内进行,检查蚂蚁活动情况,需要时补充胶饵
室外跟进处理一般间隔30天,再次进行边界滞留喷洒处理。
处理后,需定期进行现场监测和密度评估,监测方法和之前应保持一致。
若监测后蚂蚁密度下降不明显,则需要重新制定方案,并再度采取治理措施。
蚂蚁控制失败的原因
事先了解容易控制失败的原因,会帮助您提高效率,减少返工,节省成本。
1、对现场环境没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,感染区域有所遗漏。
2、对蚂蚁出没场所的卫生清洁不够,没有完全发挥杀虫剂的功效。
3、对蚂蚁感染区域的处理不全面,只针对局部进行处理。
4、选择的药剂杀灭速度慢,持效期短。
5、杀蚁胶饵适口性不好或者蚂蚁不吃胶饵。没有杀死蚁后,无法根除蚂蚁危害。